国际专业期刊(SSCI): [1] Wei Wei and Ian MacDonald, “Modeling the Job Quality of ‘Work Relationships’ in China’s Gig Economy” Asia Pacific Journal of Human Resources(SSCI), http://doi.org/10.1111/1744-7941.12310 中文专业核心期刊: [1]魏巍,黄伟,杨河清.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劳动关系治理百年历程——基于复杂系统视角的研究[J].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,2022,36(02):25-36. [2]陈劲,魏巍.中国中车:整合式创新践行者[J].企业管理,2022(01):66-70. [3]魏巍,陈劲.居家创新:关爱驱动的大众创新模式[J].清华管理评论,2021(12):16-21. [4]魏巍,刘贝妮,凌亚如.平台算法下数字零工职业污名感知对离职倾向的影响[J].中国人力资源开发(CSSCI),2022,39(02):18-30. [5]魏巍,刘贝妮,凌亚如.平台工作游戏化对网约配送员工作卷入的“双刃剑”影响——心流体验与过度劳动的作用[J].南开管理评论 ( CSSCI,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认定的A类期刊) http://kns.cnki.net/kcms/detail/12.1288.F.20210910.0901.002.html. [6]魏巍,冯喜良.零工经济中的工作关系研究与政策优化[J].经济与管理研究(CSSCI),2020(9):129-144. 人大复印资料F103《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》2021年第1期全文转载。 [7]魏巍,杨河清,王 欣.新就业形态中非典型雇佣关系影响因素及优化[J].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,2019(2):19-31.人大复印资料F103《劳动经济与劳动关系》2019年第4期全文转载。 [8]祁大伟,宋立丰,魏巍.互联网独角兽企业生态圈与数字经济环境的双向影响机制——基于滴滴和美团的案例分析[J].中国流通经济(CSSCI),2021,35(02):84-99.人大复印资料《贸易经济》2021年第3期全文转载。 [9]肖鹏燕,魏巍,王飞鹏,孟续铎.平台经济劳动用工的现状及问题研究[J].中国人事科学,2022(02):74-83. [10]宋晓欣,魏巍.高校“双肩挑”干部激励机制研究[J].中国高等教育(CSSCI),2019(11):27-29. [11]魏巍,凌亚如,班小辉.数字劳动平台劳动者职业伤害保障的借鉴与探索——基于四国职业伤害保障制度的国际比较[J].中国劳动,2021(03):80-92. [12]梁陪峰,魏巍.自主性过度劳动形成的经济分析[J].山东工会论坛,2021,27(02):15-24+82. [13]霍丽霞,王阳,魏巍.中国科技人才集聚研究[J].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学报,2019(9):13-21. [14]魏巍.我国非典型雇佣关系研究现状与特点——基于文献统计分析的结果[J].中国人力资源开发(CSSCI),2017(2):166-176. 成果转化: [1]课题研究成果《保障疫情期间居民“就地过年”服务供给 推进北京地区零工经济健康发展的建议》被北京社科基金项目《成果要报》2021年第5期采用,被市政府办公厅《昨日市情》摘要刊发并获得北京市主要领导的肯定性批示。 [2]课题研究成果《设立“平台职业互助金”支持零工经济健康发展》被北京市社科联、北京市社科规划办《成果要报》2020年第32期采用。2020年4月10日7时,全文并被市委办公厅信息综合室《信息专报》第329期转载。 |